接下來一年,美國流行什么食物?根據《華爾街日報》對幾家咨詢公司 Hartman Group、AlixPartners、Food Marketing Institute 的采訪,以及 Google 消費者研究部門 Think With Google 的食品搜索趨勢,我們總結了一下幾個可能將越來越受歡迎的食物(以及幾個特殊趨勢)。
總的來說,這些趨勢幾乎都和植物有關,越來越多的植物被用作主食甚至是肉類的替代品。
根據《營養商機》(Nutrition Business Journal)雜志的數據,從 2014 年到 2015 年,25%的美國消費者減少了肉類的攝入量。他們可能轉向了替代品:肉類替代品(主要是把各種蛋白豐富的植物做成肉的質感)的銷售額從 2011 年的 6900 萬美元增加到 2015 年的 1.1 億美元。
從更廣義的植物蛋白性食物(除了肉類替代品還有素食奶酪等等)來看,美國植物性食品協會(Plant based Foods Association)表示,Beyond Meat、Califia Farms、Heidi Ho 等主打植物蛋白相關食品的企業在去年六月到今年六月這 12 個月之間,銷售額已經達到了 49 億美元,而且增長速度比整個食品行業要快。
另外,從區域上來看,東南亞和南亞地區的食物在影響著美國消費者和商家:辣木、菠蘿蜜和姜黃--這些在美國人(甚至是我們)看來算是新食材的食物在東南亞都見怪不怪了。
楓樹水、仙人掌水和洋薊水…各種植物性飲料
椰子水火了一陣子了。現在,蘆薈水、楓樹水、仙人掌水、洋薊水都因為天然和營養成分有可能成為椰子水之后的“爆款”。
一款洋薊水飲料
在 Kroger 和 Whole Foods 等超市里,楓樹水和仙人掌水瞄準了椰子水,聲稱自己比椰子水含有的糖還要少。楓樹水和楓糖漿同出一源頭,容易讓人有好喝的聯想,更有可能成為下一個受歡迎的植物水。
另外,因為有一定天然糖分,又能補充電解質,植物性飲料在替代人工配方的運動飲料。
辣木
辣木是一種有辣味的木本植物。其實在辣木廣泛種植的印度等南亞和東南亞,它已經常常被用作調料或者主菜烹飪。它的鈣、蛋白以及維生素 B 和維生素 C 的含量比較豐富。
辣木在美國除了夏威夷州外,其他地區少有種植。美國市場銷售的一般是這樣的形式:辣木草或者花被碾成粉狀然后用于能量棒,功能飲料和一些茶飲中。
辣木有潛力火起來,還因為它常常和相對貧困聯系在一起。因此辣木有故事可說:比如說加納和海地地區的女性農民種植辣木來供養家庭。“人們都會希望了解到食物背后的故事。而辣木的故事可以和女性賦權扯在一起,”食品餐飲咨詢公司 Hartman Group 食物料理部的副主席 Melissa Abbott 說。
草食喂養牛
消費者自己吃植物還不夠,還希望自己吃的肉,也是食草長成的家禽家畜。
去年美國的有機超市 Whole Foods Market 公布的食品趨勢里提到消費者會越來越傾向于購買食草的家禽家畜的肉制品和乳制品(Grass-fed Products):從牛奶、雞蛋、酸奶、黃油和奶酪到牛肉棒這樣的零食,甚至蛋白粉。
除了生肉在 Whole Foods Market 等超市出售之外,不少餐廳包括 Chillis 和 Chiptole 也號稱自己使用的是草食牛作為食材。
一些消費者還會細究:我吃的牛肉之前有暴飲暴食(草)嗎?人們在意自己吃的牛的生活方式:吃些什么長大,是狂吃還是可持續地吃草--是否符合可再生農業(regenerative agriculture)的趨勢。嗯,這跟人們更青睞非籠養雞生下的雞蛋一個道理。
Hartman Group 食物料理部的副主席 Melissa Abbott 認為食草牛肉可能會催生相關認證,證明那死去的牛真的是吃草而不是吃什么人造飼料。
菠蘿蜜
我們常吃的(成熟后的)菠蘿蜜是甜的,成熟的菠蘿蜜可以生吃也可以做甜品。不過,未成熟的菠蘿蜜綠色幼果也有比較大的市場--作為肉的替代品做成各類料理。
菠蘿蜜受歡迎的一個原因是,它很健康,富含纖維和鉀。未成熟的菠蘿蜜沒什么味道,能吸收調味品,煮熟后有肉感,讓它成為豬肉和雞肉很好的替代品。在南亞和東南亞地區,菠蘿蜜咖喱是一種常見菜。在美國,有人把菠蘿蜜做出漢堡肉餅的質感。
菠蘿蜜做的素咖喱
菠蘿蜜在谷歌的《2016 年食物趨勢》這份報告中,也是搜索趨勢上升最快的幾個關鍵詞之一。
螺旋藻
在國內,螺旋藻被當做保健品賣。在美國也有點類似,除了保健品,螺旋藻經常因為提高免疫力防止新陳代謝紊亂的功能被作為“加料”放在果昔或者能量飲料里面。
食品和快餐公司“號稱自己”越來越用料天然,一些公司宣稱要逐步換掉人工的食品色素(比如說百勝旗下的塔克鐘和瑪氏)。
一些公司找到了姜黃和辣椒粉作為紅黃色的染色原料,綠色和藍色的天然染色原料卻不好找。直到食品公司重新發現了螺旋藻。目前瑪氏已經在自己的 M&M 巧克力豆和其他產品中把螺旋藻當作染料了。螺旋藻可能會越來越受歡迎。
姜黃
姜黃原產于印度,有藥用價值,又可以作食品調料。南亞人用姜黃調味、做料理等等。根據谷歌的《2016 年食物趨勢》:幾乎在美國所有的大城市都有人搜索這個關鍵詞。
和姜黃相關的視頻有 390 萬次的觀看量。美國人也開始把姜黃加到各種料理中,甚至做奶茶,加入到果昔當中。
簡單而天然的配方
人們希望看到簡單易懂的食品標簽,而不是一大堆化學元素。還有一些食品制造商試著用天然原料來調節食品的口感,而不是一味地加入人工制劑。
一家生物技術公司嘗試用蘑菇來去除可可豆里面的苦味,這樣一來,人們做巧克力的時候不用加那么多糖。
消費者喜歡配方簡單天然(clean label)的包裝食品;食品公司也在迎合 Clean Label 的趨勢。比如說好時比較著名的 Simply 5 巧克力醬的配方從 11 種降低到了 5 種。一個食品市場研究公司 Packaged Facts 調查發現 87% 的消費者買東西的時候會看標簽,這其中 67% 的人會偏好購買配方少的產品。
什么樣的食物有走紅的特質?
研究公司 AlixPartners 的食品行業研究員 David Garfield 說:一個食物要變得主流,首先它需要有健康的益處,而且這些營養價值得容易讓受眾理解。對食品制造公司來說要能帶來利潤,當然好吃也很重要。如果它有第三方的認證,比如說是認證的有機食品,或者能說一個好的故事,那么更加分了。
并非是所有小眾的,有抬頭趨勢的食物都有機會變得主流。比如說蟋蟀棒可能沒有什么變成主流食物的潛力,畢竟還是比較獵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