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師傅是我們大家都比較熟悉的,又逢歲末年初時,快消界龍頭康師傅控股的治理層也即將迎來一次“辭舊迎新”。康師傅于發布的公告顯示,魏應州將于2019年1月1日辭任康師傅控股董事會執行董事兼董事會主席職務,由其長子魏宏名接任董事會主席,并委任其三子魏宏丞擔任董事會執行董事。
“對專業經理人的經營層沒有直接影響。集團感謝魏應州先生多年來的寶貴貢獻,期待新的領導班子以當年創業時為消費者服務的初心,在新的起點上用心經營,未來在政府安心、消費者放心的基礎上創造新的成績。”
對此,中國食品產業研究員朱丹蓬指出:“從資本端結合產業端、渠道端、媒體端來看,康師傅的這次交接班屬于‘大布局’決定了‘大結局’。”
培養“康二代”籌謀多年 接班水到渠成
和頻繁在公眾面前曝光的長輩們不同,魏宏名和魏宏丞兩兄弟行事低調,甚少在媒體前拋頭露面,兩人的履歷也鮮有人知。
據介紹,長子魏宏名現年41歲,持有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數學學位、英國布奈爾大學數學碩士學位以及美國斯坦福大學管理學碩士學位,曾職于微軟聯合創始人保羅艾倫持股的美國Makena Capital公司從事資產配置分析師工作,并于3年前進入董事局擔任執行董事。
三子魏宏丞今年36歲,本科畢業于倫敦帝國學院,獲得日本早稻田大學碩士學位和哈佛商學院MBA工商管理碩士學位,曾先后職于黑石集團和百事公司總部。
長期以來,家族企業“二代”接班的問題頗受關注,如何實現權力交接和經營管理的平穩過渡成為其中的關鍵點。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在對康師傅近年來治理層人事變動的梳理時發現,本次“交接棒”早在2006年便已初露端倪,并在十余年內階段性地完成了世代更迭。
2006年,魏宏名加入康師傅控股,出任總裁室專案經理一職。2013年,魏應州未雨綢繆,開始按部班地為培養接班人和傳位鋪路。兩年后的2015年,康師傅開始正式運作“康二代”的接班事宜。2015年1月,魏應州正式從行政總裁位置上退任,由一手打造了SKⅡ、玉蘭油等暢銷品牌,業內富有聲望的職業經理人韋俊賢接任;2月4日,康師傅發布公告稱,魏家四兄弟中的老二魏應交辭去康師傅執行董事的職務,由魏宏名接替。
此后,魏宏名與多家國際級顧問公司共同主導推動了MIS集團經營管理信息系統發展藍圖等重大專案, 未來集團系統數字化轉型與供應鏈布局做出規劃,奠定了集團未來發展轉型的重要基礎。
三子魏宏丞也于2007年加入集團歷練多年, 期間促成了康師傅與星巴克、 迪士尼等國際級戰略伙伴的合作, 并推動了快銷品市場研究系統TMRS的規劃。
經過長達十余載的“帶”、“幫”、“扶”,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不難看出,如今五年之期已到,在公司內浸淫了十二年的魏宏名接替父親出任董事會主席,無論從經營管理的經驗、對業務的熟悉程度還是公司內外環境上,現在接班都是水到渠成。
與此同時,韋俊賢領導的公司經營團隊的穩健成熟,給世代交替提供了可靠的經營保障。
從康師傅內部人士的角度來看,集團方面顯然對新的接班人充滿了信心:“魏宏名先生通過多年時間的耕耘,更全面、更透徹地了解康師傅,并曾經帶領團隊進行轉型升級的規劃與推動, 集團全體同仁都相信他能帶領康師傅控股走向新的征程;魏宏丞先生長期參與企業的經營管理,集團相信他也能稱職擔當康師傅控股董事會執行董事一職,在飲料事業上給予更多方向性的指導。”
“這是一次有序的世代交替,承上啟下的平穩交接,有益于推動集團的可持續發展。”該人士表示。
對此,中國食品產業研究員朱丹蓬指出:“從資本端結合產業端、渠道端、媒體端來看,康師傅的這次交接班屬于‘大布局’決定了‘大結局’。”
“可以看到,這次的交接班并非臨時起意,也并不倉促,而是從十年前有了一個很完善、很周到、很詳盡、很縝密的布局和思維。可以說,到2018年為止,這個交接是水到渠成的。”朱丹蓬表示。
他認為,魏家兩兄弟具有海外求學的經歷、外資企業業的履歷及本土企業服務的經歷,這對于未來康師傅的國際化視野和布局以及品牌年輕化會帶來新的思維和策略。
掌舵者魏應州:一手締造“中國面王”傳奇
從一個小油脂加工廠起家,到建立起600億體量的方便面帝國,魏應州堪稱功勛卓著。
魏應州與三位弟弟憑借敏銳的嗅覺,于1991年在天津投資800萬美元建廠,成立了康師傅首條方便面生產線。次年,紅燒牛肉面誕生,成為康師傅經久不衰的拳頭產品。
在短短幾年間,康師傅火遍了大江南北,一度成為人們口中“方便面”的代名詞。從1992年到1995年,康師傅的營業額從2700萬元猛增至24.5億元,幾乎翻了100倍。1996年,康師傅相繼進軍糕餅和飲料領域,這兩者與方便面事業一起構成了康師傅的三大支柱,同年康師傅在香港主板上市。
企業的發展壯大往往取決于領導人的眼界和魄力。在魏應州的力排眾議下,自1994年起,康師傅采取高舉高打迅速搶占市場的戰略,相繼在廣州、杭州、武漢、重慶、西安、沈陽等地設立生產基地,版圖實現了迅速擴張。
現在回首看,1998到1999兩年對于康師傅來講具有歷史性意義。這兩年中,康師傅度過了資金危機、開創了蘊含中國傳統飲食文化的“地方菜系”口味,魏應州更獨創了一套“通路精耕”理論,對康師傅未來發展路徑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在康師傅最初發展的幾年中,產品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不愁銷路。而隨著對手的不斷加入,激烈的惡性競爭只會使雙方都元氣大傷。因此,魏應州創造出一個針對銷售渠道的操作模式,通過全面打通零售渠道,來迅速掌握市場覆蓋面、增加產品流通效率,最終實現對市場的全面掌控。這一模式很快展現出威力,通過“通路精耕”政策,康師傅方便面站穩了國內市場的頭把交椅,并在數十年中保持屹立不倒。
在當時并不完善的市場經銷體系下,魏應州的“通路精耕”理論顯得獨樹一幟。在康師傅首先采用后,“通路精耕”理論被視為“魏氏兵法”,被其它企業廣泛借鑒、模仿和應用,在國內的快消行業盛極一時。
受益于“通路精耕”政策,康師傅順利進入增長快車道。2001年,康師傅方便面年銷售額一舉突破60億包大關,被冠以“中國面王”的稱號。
在魏應州的帶領下,自2008年起,康師傅控股連續多年入選福布斯亞洲亞太上市公司50強。在2005年至2015年的十年中,員工數增長175%,營業所數量增長68%,集團營收增長393%。
如今,康師傅已經發展成為年營業額超600億、中庭滲透率達82.6%、覆蓋9億消費者的食品飲料行業龍頭,生產線超過100條,每年銷售的方便面、茶飲料分別超過120億包和100億瓶。有人統計,康師傅每年售出的方便面碗連起來可以環繞地球37周。
兄弟齊心,其利斷金
康師傅的成功不僅和魏應州息息相關,也同樣離不開“兄弟齊心、其利斷金”的魏家四兄弟。在家族企業中,家庭成員之間爭奪傾軋、同室操戈并非少見。可喜的是,魏家歷來以“兄友弟恭”著稱,四兄弟“分業不分家”,在主管業務上各有分工的同時保持股份均等,在家族遭遇的幾次危機中緊密合作、共度難關,維持了數十年的基業長青。
對于企業傳承來說,優良傳統的蘊藏和積淀至關重要。魏家四兄弟幾十年如一日的“分業不分家”,彰顯了家族成員間巨大的凝聚力,造了企業的核心價值和經營靈魂,也為下一代接班人樹立了典范。
康師傅內部人士向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透露:“在退休后,魏應州將出任公司顧問,繼續貢獻他的豐富經驗與卓識,對新帥‘扶上馬送一程’,并有時間給家庭和家族更多關懷。”
可以預見的是,在父輩“余熱”的助力下,新接班的“康二代”兩兄弟將會攜手并肩為康師傅注入新鮮血液,這艘已經領航了26年的快消航母將以更為年輕的姿態,乘風破浪平穩前行。
康師傅即將迎來一次“辭舊迎新”!未來市場會怎樣?讓我們敬請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