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老家每逢過年都要把買來的豬肉熏制,這幾乎成了過年必須要做的一項事情,也可以說是我們老家的一項傳統。
接下來我要向大家介紹一下煮肉所需的調料及香料,我數了下爸爸這次使用的一共有10種,分別是花椒,八角(大料),白芷,草果,豆蔻,丁香,桂皮,砂仁,蓽茇,枝子。
花椒,別名:檓、大椒、秦椒、蜀椒、川椒或山椒。其果皮可作為調味料,并可提取芳香油,又可入藥,種子可食用,也可加工制作肥皂。
花椒可除各種肉類的腥氣;促進唾液分泌,增加食欲;使血管擴張,從而起到降低血壓的作用。一般人群均能食用,孕婦,陰虛火旺者忌食。果實呈圓形,綠豆大小,其外皮是一種常用香料。果實成熟時紅色或紫紅色果皮叫椒紅,種子叫椒目,都是中藥材,家庭常用調味品。
八角:
八角,又稱茴香、八角茴香、大料和大茴香(在某些地方,大茴香指的不是八角),是八角茴香目八角茴香科八角屬的一種植物。其同名的干燥果實是中國菜和東南亞地區烹飪的調味料之一。
草果:
草果,是姜科豆蔻屬植物,草果的果實,別名草果仁、草果子。蒴果密生,熟時紅色,干后褐色,干燥果實呈橢圓形,具三鈍棱,長2~4厘米,直徑1~2.5厘米。不開裂,長橢圓形。種子多角形,有濃郁香味。
我國云南是草果的主要產地,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草果有特異香氣,味辛、微苦,是一種調味香料,具有特殊濃郁的辛辣香味。其干燥的果實被用作中餐調味料和中草藥。
桂皮:
桂皮,學名:柴桂,又稱:肉桂、官桂或香桂,為樟科、樟屬植物天竺桂、陰香、細葉香桂、肉桂或川桂等樹皮的通稱。本品為常用中藥,又為食品香料或烹飪調料。商品桂皮的原植物比較復雜,約有十余種,均為樟科樟屬植物。各地常用的有8種,其中主要有桂樹、鈍葉桂、陰香及華南桂等其他種類多為地區用藥。各品種在西方古代被用作香料。中餐里用它給燉肉調味,是五香粉的成份之一。是*早被人類使用的香料之一。在公元前2800年的史料記載中就曾提到桂皮;在西方的《圣經》和古埃及文獻中也曾提及肉桂的名稱。秦代以前,桂皮在中國就已作為肉類的調味品與生姜齊名。桂皮,廣東民間叫“陰香”屬樟科肉桂之一種。中國廣東、福建、浙江、四川等省均產。用作芳香調味品,此外還可提取桂皮油,為食品工業之重要香料,亦入藥。桂皮,又稱肉桂、官桂或香桂,是*早被人類使用的香料之一。
豆蔻:
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產嶺南。高丈許,外形像芭蕉,葉大,披針形,花淡**,秋季結實,果實扁球形,種子像石榴子,可入藥,有香味。可用于化濕消痞,行氣溫中,開胃消食。用于濕濁中阻,不思飲食,濕溫初起,胸悶不饑,寒濕嘔逆,胸腹脹痛,食積不消。
豆蔻有草豆蔻、白豆蔻、紅豆蔻幾種。草豆蔻又名草蔻、草蔻仁、假麻樹、偶子,辛辣芳香,性質溫和;白豆蔻又稱多骨(《本草拾遺》)、殼蔻(《本經逢原》)、白蔻(《本草經解》),皮色黃白,具有油性,辣而香氣柔和;紅豆蔻也叫紅豆、紅蔻(《本草述鉤元》),良姜子(《廣西中藥志》),顏色深紅,有辣味和濃烈的香氣。另有肉豆蔻,又名迦拘勒(《本草拾遺》)、豆蔻(《續傳信方》)、肉果(《本草綱目》),為肉豆蔻科常綠喬木植物果實,性狀相近,常被歸為豆蔻類,實有不同。
丁香:
本品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干燥花蕾。當花蕾由綠色轉紅時采摘,曬干。本品略呈研棒狀,長1~2cm。花冠圓球形,直徑0.3~0.5cm,復瓦狀抱合,棕褐色至褐**,花瓣內為雄蕊和花柱,搓碎后可見眾多**細粒狀的花藥。萼筒圓柱狀,略扁,有的稍彎曲,長0.7~1.4cm,直徑0.3~0.6cm,紅棕色或棕褐色,上部有4枚三角狀的萼片,十字狀分開。質堅實,富油性。氣芳香濃烈,味辛辣、有麻舌感。
白芷:
白芷,多年生高大草本,高1-2.5米,根圓柱形,莖基部徑2-5厘米,基生葉一回羽狀**,復傘形花序頂生或側生,果實長圓形至卵圓形。
以根入藥,有祛病除濕、排膿生肌、**止痛等功能。主治風寒感冒、頭痛、鼻炎、牙痛。赤白帶下、痛癤腫毒等癥,亦可作香料。一般生于林下、林緣、溪旁、灌叢和山谷草地。可作香料調味品。
枝子:
枝子,也稱為梔子,中藥名,主治:熱病心煩、肝火目赤、頭痛、濕熱黃疳、淋證、血痢尿血、口舌生瘡、瘡瘍腫毒、扭傷腫痛。
蓽茇:
蓽茇,正名:蓽拔,又名:蓽撥梨、阿梨訶他、椹圣,屬胡椒目,胡椒科植物。呈圓柱形,稍彎曲,由多數小漿果集合而成,長1.5~3.5cm,直徑0.3~0.5cm。表面黑褐色或棕色,有斜向排列整齊的小突起,基部有果穗梗殘存或脫落。質硬而脆,易折斷,斷面不整齊,顆粒狀。小漿果球形,直徑約0.1cm。有特異香氣,味辛辣。
砂仁:
砂仁,別稱:陽春砂仁,長泰砂仁(福建),又名小豆蔻,多年生草本。是熱帶和**帶姜科植物的的果實或種子,是中醫常用的一味芳香性藥材。株高1.5-3米,莖散生;根莖匍匐地面,節上被褐色膜質鱗片。根莖粗壯,棕紅色。種子團分3瓣,每瓣種子5~9枚,種子氣味芳香而峻烈,用作香料,稍辣,其味似樟。在東方是菜肴調味品,特別是咖哩菜的佐料。在斯堪的那維亞則常用于面食品調味,也是中醫常用的一味芳香性藥材。
藥用的砂仁成熟果實或種子入藥。砂仁是一種較為溫和的草藥。主產于東南亞國家。中醫認為,主要作用于人體的胃、腎和脾,能夠行氣調味,和胃醒脾。砂仁常與厚樸、枳實、陳皮等配合,適合于**胸脘脹滿、腹脹食少等病癥。
再給大家增加幾種本次沒有涉及到的調料品:
月桂葉:
月桂葉為樟科常綠樹甜月桂的葉。受歡迎的香料,用於腌漬或浸漬食品,又用於燉菜、填餡及魚等。味芬芳,但略有苦味。精油含量約2%,主要成分是桉葉腦(C10H18O)。乾月桂葉平滑而有光澤,通常整片使用,烹調後再從菜肴中除去。或制成月桂粉出售。甜月桂原產地中海沿岸,自古就有栽培。古希臘用月桂葉做成花環戴在獲勝運動員的頭上。在中世紀月桂葉供藥用。
月桂為樟科月屬常綠小喬木,烹調中取其葉片作調味品。月桂葉雖也稱桂葉,但與肉桂樹的桂葉、桂花樹的桂葉均不同,它屬于西餐調料,罐頭配料,身價遠高于肉桂樹葉與桂花樹葉。
月桂葉原產于南歐地中海沿岸的綠灌木或小喬木,兩種月桂葉都是綠色,呈長橢圓披針形,約長三英寸,葉面光滑,帶有辛辣及強烈苦味。月桂葉是歐洲人常用的調味料和餐點裝飾,如用在湯、肉、蔬菜、燉食等,可說是一種健胃劑。
肉蔻:
常綠喬木。葉互生,革質,長橢圓形,先端銳尖,全緣,葉面暗綠色。總狀花序,腋生,花單性,異株,花冠黃白色。果實梨形,淡**或橙**,成熟時縱裂成兩瓣,露出緋紅色的假種皮,稱為“豆蔻瓣”(Mace),內含種子1枚,稱“肉豆蔻”。種皮紅褐色,木質堅硬。
作調味料,可去異味、增辛香。供制醬肉之用,亦為喼汁的原料之一。注:該品含有肉豆蔻醚,對大腦有興奮及致幻作用。如服用過量,可產生瞳孔放大及昏迷等現象。人服肉豆蔻粉7.5克,可引起眩暈,甚至譫語、昏睡,大量可**亡。
陳皮:
陳皮,中藥名。為蕓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變種的干燥成熟果皮。藥材分為“陳皮”和“廣陳皮”。采摘成熟果實,剝取果皮,曬干或低溫干燥。味苦、辛,性溫。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之功效。于脘腹脹滿,食少吐瀉,咳嗽痰多。